Student Development
學生發展
錘煉意志,勇于超越——記上外附中2021學年秋季運動會
10月22日,上外附中2021學年秋季運動會在學校操場上如期舉行。上海外國語大學工會常務副主席于朝暉教授,上外附中黨委書記李仁東、校長杜越華、副校長杭虹利、校長助理岳嵐出席并觀摩開幕式。于朝暉教授代表大學工會致賀辭,杜越華校長致運動會開幕詞,李仁東書記宣布校運會正式開幕。
實踐調研,求是篤行——2021年初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順利完成
一年一度的初三社會實踐調查項目是學校的傳統特色,也是高中研究型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為期兩周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學生可初步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規律、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冰雪運動在上外附中落地生根
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傳統特色學校”。
探索浩瀚的宇宙 閃耀智慧的光芒
11月15日,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上外附中科學探究實踐基地第一期學員推優答辯會在騰訊會議平臺如期舉行。至此,上海天文臺上外附中第一期科學探究實踐項目圓滿結束。
“工匠進校園”——上海絨繡
10月28日下午,“工匠進校園”活動在我校大禮堂舉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絨繡代表性傳承人李薔老師、恒源祥辦公室主任吳仕佳女士、恒源祥集團全媒體互動中心總監郭建晨先生及上外附中學生發展中心主任陸敏老師、大隊輔導員陳娟老師出席本次活動。
2020上外附中機器人社團大會紀實
2020年7月2日,因疫情而延期的上外附中機器人社本學期第一次社團大會在上外附中模聯教室舉行。
“疫期”實踐 不一樣的打開方式——上外附中初三社會實踐調研項目線上啟動
2020年4月20日中午,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初三社會實踐調研項目通過在線的方式正式啟動了。楊浦區少科站副站長周建軍老師和辛琳華老師通過Classin平臺給同學們帶來了《社會實踐探究活動概述》的直播講座,從選題、前期準備、開展調查、撰寫報告等方面指導學生疫情之下如何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初三直升班、國際部同步班和MYP班級的160余名學生共同參與了此項活動。
情系桑梓,心懷故土,萬眾一心,砥礪前行
今年的春節注定不平凡。本該喜氣洋洋的大街小巷如今空無一人,本該人聲鼎沸的商場飯館如今門可羅雀。家家戶戶緊閉的大門旁飄動的對聯與“福”字是所有中國家庭對庚子年唯一的迎接形式。在這個時刻,“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代替了一切的新年祝福,成為了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祈盼與信念。與此同時,還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在祖國的大洋彼岸不分晝夜地關注著每一條最新消息,渴望能用盡所有力量去幫助正面臨困難的同胞們。2020年1月23日深夜,上外附中2008屆畢業生陸思奇、吳海超和一眾在海外的附中校友發起了支援武漢的募集捐款倡議。截至2月中旬的兩輪捐款總額共計人民幣90余萬元,用于向武漢、安徽以及江浙滬地區的醫院前后捐贈了共六批物資,由當地醫院醫生直接收貨。
上外附中云劇社《夜·光》劇組獲得第一屆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一等獎
12月12日,我校云劇社《夜·光》劇組的同學們在錢晨老師和王超老師的帶領下前往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參加了“第一屆上海市中小學生戲劇節” 并取得佳績,斬獲眾多大獎。
“人工智能在生物醫學應用” 第二期暑期實踐課題答辯
11月15日下午,上外附中“人工智能在生物醫學應用”研究性課程第二期暑期實踐課題答辯在學校生物實驗室舉行。參與指導課題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張曼菲、彭美芳、杜思源、蔡希陽老師和校長助理黃桂蘭老師,課程發展中心主任助理嚴榮琴老師,生物教研組長沈耘老師作為評審專家共同出席了此次課題答辯。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上外附中科學探究實踐基地第二期答辯會舉行
這個“酷炫”智能分類垃圾桶由中學生發明,計劃未來生產投用
上外附中的6名高中生發明了的“四合一”智能垃圾桶。為了推進垃圾分類,6名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上外附中”)的學生設計了一款智能分類垃圾桶。